原本站在人群后的赵玉洁和范婉等人也立即提了心眼,纷纷挤开人群来到了前头。
“哎呀,好端端的,怎么现在闹了起来!”赵玉洁急的跺脚。
赵玉洁到底身在赵家,平日跟詹家多少有些来往,故而认出那位气急败坏,一心要治罪他哥哥的人是詹家的六公子。
詹家六公子名唤詹允菡,是詹家三房的嫡子,这位公子哥一直因为名字被人诟病,传闻他出生前,一向看脉最准的老君侯说定是个女儿,还给取了个姑娘家的名字。
这不,一出生发现是个带把的,可把詹家上下给笑翻了,可惜,詹家长辈给晚辈赐名,不能更改,为了以示尊敬,詹家三爷就把菡字给留了下来,保留男儿辈分。
故而詹允菡最不耐的就是有人喊他的名字,这是他的忌讳。
周边个别知里情的姑娘谈起了这事,范婉还当是赵玉轩因为这个得罪了詹允菡。
她观察赵玉洁的神色,见她好像是知道些里情,便问道:“怎么了?表哥怎么得罪了詹家公子?”
赵玉洁正在气头上,一脸恨不得撞墙的样子,“还不是….”她眼神瞪向旁边靠在柱子边的范昀,意识到大众场合,硬生生的将到了嘴边的话吞了回去,耳后压低声音道:“还能是因为什么,就是那张请帖惹的事!”
赵玉洁说起这事,眼刀子不要命的刮向范昀,心里恨极了她。
倒是隔在赵玉洁和范昀中间的范桐眼珠子乌溜溜转了一圈,道:“哦,既是那件事,表姐应该找大姐姐算账,毕竟那帖子最终落到了她手里呢!”
她眼神瞥着范婉,暗含嘲讽,一想起范婉从自己手里抢走了帖子,她就恨得牙痒痒。
范婉闻言脸色窘然,看了范桐一眼,没有做声。
赵玉洁闻言更气,她哥要真为范婉弄帖子也就算了,偏偏是为了范昀。
这下好了,得罪了詹允菡,今日是不剥一层皮不罢休了。
不管怎么样,当众让哥哥出丑,赵玉洁丢不起这个人。
她急的寻到了赵玉臻,赵玉臻刚刚见情形不对,也赶忙站了出来,到底是赵家的兄弟,同气连枝,她也很担心。
“大姐姐,你得想想办法救救哥哥,总不能让他在詹家,在益州城所有名门面前丢脸呀!”赵玉洁泪花都快闪了出来。
赵玉臻愁容满面地拍了拍她的手背,“好了,你且别着急,得先知道是怎么回事?”
赵玉洁指着已经被拖到讲武场正中央的赵玉轩,“大姐姐,事情很简单,上次我哥哥为了帮范家的三表妹得到一张蜀王楼的请帖,就找了詹六公子帮忙,六公子好像提了一个要求,只要哥哥答应,就把请帖给他,我哥答应了,拿到了请帖,可是后来,六公子的要求没达成,这不,惹怒了六公子了,今日定是要跟哥哥算账呢!”
赵玉臻闻言更是愁上心头,她看了不远处的范昀一眼,内心苦笑,
“这事我们插不上手,我哥哥肯定知道了,他会想办法的!”
这一点赵玉洁也知道,可是赵玉洁还是不死心,她瞥了一眼坐在人群正中,姿态雍容的义融公主道:“姐姐,你今日不是在公主面前很得脸吗?要不你求求公主殿下说句好话,没准詹六公子能放过他!”赵玉洁满眼恳求。
赵玉臻苦笑,见赵玉洁耳鬓的发丝有些凌乱,亲昵地帮她别好,温声道:“你当公主那么好求的呀!”
虽然她今日是让义融公主对她另眼相待,可并不代表,她就能随便请求一个公主做什么事,何况,义融公主的脾气她也了解,想要她帮忙,必然会被她榨得脱一层皮。
这条船,可不是那么好上的,上了后就别想下来了。
她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赵玉洁见赵玉臻面有不恁,也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了,心戚戚然,不再吭声。
不过赵玉臻话没说错,赵玉轩被拖去场上不久,赵玉瑾就紧接着跟了过去,显然很担心这个弟弟的安危。
赵玉洁和赵玉臻都松了一口气。
“有大哥哥在就是好!”
在赵玉洁眼里,长房的姐姐和哥哥是无所不能的。
今日赵玉臻的表现,真的很让她佩服和羡慕,都能让一国公主另眼相待,是了不得的。
毕竟,赵家虽然在益州是仅次于詹家的门第,可对于遍布权贵的京城来说,赵家实在算不得什么。
她们是无论如何没有资本像詹檀儿那样,摆大小姐谱。
君侯府,全大雍,仅四个。
只是,两个人高兴太早了。
讲武场上那三人似在争论什么,只见赵玉瑾时不时拱手,时不时赔笑,可似乎丝毫奈何不了詹允菡。
赵玉洁等人着急了。
后来见赵玉瑾劝说无效,退到了一旁。
紧接着,詹允菡招了招手,上来两个大汉,赵玉轩则被大汉牢牢控制在手中。
赵玉洁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哥哥…..”眼泪开始哗啦啦掉。
如果连赵玉瑾都救不了他,还有谁能救的了?
站在一旁的赵玉瑾不是不心急,他往正厅上看了一眼,詹玉林和詹允鞅等人都在,詹允贤正在跟梁云辉讨论什么。
他是可以去跟詹允贤说说情,可他知道没有用,詹允菡是詹允贤的哥哥,以詹允贤那不管闲事的风格,绝对不会去惹自己的哥哥。
他默默叹气,只能在内心替自己弟弟求福。
这个时候,他忍不住朝女客那边望了一眼,下意识寻找那个惹的弟弟得罪詹六的“罪魁祸首”。
只是一眼,就看到了倚在柱子旁的范昀。
她的打扮在一群莺莺燕燕中,太显眼了。
一身简单装束,飘逸清雅,不似闺阁小姐。
范昀此时此刻,目光胶着,因为她发现,赵玉轩被两个大汉绑在一个箭靶子上,看样子,是要拿赵玉轩做人肉靶子!
这场面惹的在场姑娘和公子倒抽冷气。
这样太残忍了吧?
其实不然。
这种情形在君侯府校演,乃至任何将士比武的场景中十分常见。
只有把人当箭靶子,才能真正看出一个将士的能耐,这需要心志眼力手上力度,处处都要到位,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确切地说,一旁本事差点的,不敢这么比,只有真正有本事的,才敢这么较劲。
正是因为这能彰显英雄本色,见惯了这样场面的梁云辉才没开口阻止,而作为君侯府的世子,詹玉林也没有什么讶色。
他们对此都不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