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花异草(1 / 2)

1:依米花

生长在非洲的戈壁滩上,依米花非常奇特,每朵花有四个花瓣,一个花瓣一种颜色,红、黄、蓝、白,煞是娇艳绚丽。

通常,它要花费五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在第六年春,才在地面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花,尤其让人们惋叹的是,这种极难长成的依米小花,花期并不长,仅仅两天的工夫,它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殒。

2:大蝎子草和火树麻

茎杆直径在2厘米左右,株高2.5米,主生长在低山沟雨林、石灰岩山雨林和其他灌林丛中。树火麻的茎杆有绿色和紫红色两种。这两种植物叶片很大,长、宽在10~25厘米之间,叶片轮廓呈五角形,基部心形,掌状深裂,边沿长有不规则锯齿。茎杆和绿叶上,有螫毛和绒毛生长。这两种植物的灼伤力比小荨麻强得多,既可灼伤人,也可灼伤畜。不论人畜接触都会产生火烧火燎之感,皮肤会立即红肿。树火麻的生物碱很毒,有文献记载,可使小孩致死。据被子树火麻灼伤过的人介绍,灼伤之后,只要在火上烤受伤部位,便可止痒止痛。

3:依兰香

世界上有名的“依兰--依兰“香精,就是用依兰香的鲜花作为原料提取的。20世纪60年代进行植物资源普查时,中国首次在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发现了200多株依兰香老树,有的依兰香植株,粗大得要两个人才能合抱。依兰香的花朵,颜色淡黄,花瓣细长,尖端勾卷如菊花花瓣,只是形状没有菊花美丽。但花香独特,浓郁持久。花盛之时清香飘逸,老远便能闻到香味。若寨旁有依兰盛开,寨内也会芳香扑鼻,令人心旷神怡。这种名贵的香花具有一种令蚊虫闻而生畏的特点,依兰开花时节,花树附近不见蚊飞,没有蚊咬。傣族妇女常将依兰鲜花采来,插于发际,戴于胸前,以其饰身防蚊。据说,竹楼上插上一枝依兰鲜花,室内的蚊虫便会被花香驱赶出屋,夜间不挂帐子,也不会遭受蚊虫的叮咬。

4:藤泉

在西双版纳的密林里,有一种储水能力极强的藤本植物。这种植物能将根须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储存在茎干之中,一段手臂般粗的藤条,可储水近百毫升,被人们称为藤泉。

密林中这种储水能力极强的野藤,属葡萄科巨型藤本植物,多生长在低山沟谷雨林或石灰山季雨林内。储水的老蔓粗壮扁平,宽厚之比为6:10。因形似扁担,学名也叫做扁担藤。

这种藤蔓长着许多卷须,那卷须遇草缠草,碰枝裹枝,攀爬在乔木林间。挂在林间的粗壮蔓,第年都要开一次花,结出许多与葡萄形状一模一样的浆果。果实成熟时,如颗颗金黄色的串珠,可惜味道太酸,难以食用。扁担藤绿叶又大又多,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因此,地下的根须四处伸廷,占据大片泥土,拼命搜集水分满足枝叶对水的需要。为保证水分的快速输送,老蔓茎内分布着数以百计的输水“管道“,不论什么时候,“管道“内都存满根部送来的清水。斩断老蔓,断面上不仅可见密密麻麻的水孔,并有清水自孔内汩汩流出。熟知扁担藤有储水特性的猎人和林业工作者,在找不到泉水的时候,便砍断扁担藤的老蔓接水解渴。据饮过藤泉的人介绍,藤蔓内流出来的泉水虽谈不上甘美,但并没什么怪味,口渴时确实可以解渴。但那种水不能多饮,喝过了量会产生麻感,还会因此而中毒。

5:见血封喉树

见血封喉树,是南方热带雨林中的一种树脂极毒的高大乔木。这种毒木,当地傣族称它为“埋广“,学中叫箭毒木,是桑科见血封喉属乔木。

见血封喉树,植株高大,枝叶常绿,它和四薮木一样能发育高大的板根,但板根形状不如四薮木的壮观。这种毒木会开花结实,卵形红色肉质果实落地后便会生根发芽。树干上那层多纤维的厚皮内,含有丰富的乳白色树脂,树皮上经砍破,树脂便会溢出。从前,当地群众常取这种树脂,配制毒药,涂在弩箭上猎杀凶兽。据说,这种毒药一旦进入血液,野兽便会停止呼吸。毒性发作极快,有“上坡七步倒,平地八步亡,下坡九步死“之说。中了毒箭的野兽,只能奔跑七至九步便会倒地。

6:神秘果

神秘果,是一种很不起眼的浆果。这种浆果只有小粒咖啡般大小,果子成熟时呈橙红色。剥开果皮,只有一层薄薄的白色果肉,果核却显得很大。

神秘果是山榄科灌木,株高不过三米,灰色的树干上披一身青枝绿中叶,一年可开几次花,结几次果,多数季节都可见浆果挂于枝头。这种小果的神秘并不在于开花结果的几数多,也并非果味香甜。与其他水果相比,这不仅肉薄,入口咀嚼也没有香甜滋味。它的神秘在于可以使酸味食品变得甘甜。当你面对一堆酸得令人皱眉的柠檬时,只要预先把几颗成熟的神秘果放在嘴里咀嚼一会,极酸的柠檬入口以后便不觉得酸,反而会觉得甜。因此,人们在食用酸果时,只要先吃几颗神秘果,再酸的水果在口中也会变得甜美可口。据专家介绍,酸性食物中加入适量神秘果,食物中的酸味也会消失。

神秘果原产于西非热带地区,原产地居民常用它来调节食物味道,使隔餐的面包变得味美可口,让发酸得的棕榈酒和啤酒变甜。

7:贝叶

是柠榈科植物贝叶棕,古书上记载为贝多树,生长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段成式〈酉阳杂俎广动植物之三〉中有记载说,“贝多树出摩伽陀国,长六七丈,经冬不凋。此树有三种,……西域经书,用此三种皮叶。“佛教传入西双版纳以后,西域用于刻写经文的贝树随之传入。佛教信徒用于制作贝叶经的贝叶,是先采取鲜花叶,按一定的规格裁条,压平打捆,加酸角、柠檬入锅共煮,再洗净、晒干压平,用墨线弹成行,再用铁笔按行刻写。尔后在满字的贝叶上涂一次墨,用布抹擦,让墨水汁残留在刻痕内,形成清晰离迹,再装订成册保存。用贝叶刻写的贝叶经书,具有防潮、防蛀、防腐等特点,可保存百年而不烂。

8:王莲

水生植物王莲,也是一种花色会起变化的花。原产南美非洲亚马逊河流域,是著名的水生庭院观赏植物。王莲的花形与荷花一样,但颜色与荷花不同。初放之日,花瓣逐片展开,散发出袭人芳香,颜色为乳白色。次日清晨,开放的花瓣重又成花苞,黄昏时再次展开,色泽从乳白变成深红色,花茎弯曲垂首,花瓣慢慢凋零,受过粉的花托弯垂入水,藏于清水之内。这种水生植物花美而香,叶巨而奇。王莲的叶片边沿直立,形如托盘。盘状巨叶的直径,一般在六七厘米左右,有些巨叶的直径还会超过一米粉。叶盘上放木板或玻璃,让婴儿躺在中间也不会下沉。

9:园艺奇葩-跳舞草

跳舞草又叫情草,无风自动草,属多年生木本豆科植物,喜阳光,当气温达到25度以上时,两枚小叶绕中间,大叶你来我往\白天不停,尤其是上午6-10点和下午3-7点特别是雨过天晴的时刻纵观全株,数十双叶片如情人双双拥抱.

10:七星海棠

花名。其叶与寻常海棠无异,花瓣紧贴枝干而生,花枝如铁,花瓣上有七个小小的黄点。其花的根茎花叶均剧毒无比,但不加炼制,便不会伤人。制成毒物后无色无臭,无影无踪,令人防不胜防,死者脸上还带着怡然的微笑。堪称天下毒物之王。毒手药王的师父从海外携归其种,但极难培植。药王的女弟子程灵素找到用酒浇灌的法门,终获成功。她将之溶于蜡烛之中,当蜡烛燃烧时毒气放出,毒死了同门中欺师灭祖的逆徒。

11:女儿红

一种毒菌。外表看上去十分鲜艳,生长于极阴湿之地,属毒菌,人若是吃了,不出三五天,便会患一种怪病,这种病起初时倒也没什么,只不过觉得有些晕晕欲睡,精神恍惚,就好像得了相思病似的,除非每隔几个月能找到一种十分珍贵的植物恶婆草吃下去,否则这相思病就要越来越重,不出一年便一命呜呼。江小鱼为了救花无缺,严辞逼问伪君子江玉郎,江玉郎则以此要挟江小鱼吃下此种毒菌,江小鱼遇事义字当先,毫不犹豫地吃下这种毒菌。

12:龙结草

又名恨石或恨海石。毒蛇渡海化龙不成,以口舌之气喷石泄恨,千年方成。第一代渡海之蛇起自唐明皇时,共十余条,千余年来仍只有此数。据传,赤龙蛇过海即成龙,赤龙蛇当初身作浅黄色,过海时颜色渐深,到鬼岛已成深赤。赤龙蛇至鬼岛后无力前行,又不愿原路返回,化龙不成,便以口中之气喷石泄怨,千余年中,喷石不息,竟将岩石喷吐成蘑菇状,并附以毒汁,使之剧毒无比。人食之,可成百毒不侵之体,且可培养千年真气。千年的龙结草方可食之,不足千年,食之即丧命。

13:千日醉兰

苗疆特产的一种奇花,属墨兰类。用含有硫磺的矿泉水浇灌,会发出一种异香,吸了便如中酒而昏醉不醒。湘西苗峒三公主赛蒙花以此花醉倒谷啸风.

14:千年肉佛

一种药用植物。状若肉柱,粗如人臂,色呈肉红,阴凉滑软。若获此等肉佛,蒸以文火,取其汁液,只饮一盅便不仅可以增长功力,还能祛病延年。古本《山海经》记载,这种植物生于深山古洞,为可遇不可求之物。西梁山中女妪国生有此物.

15:无茎根

桃花瘴的克星。有桃花瘴的地方均有此物,无枝无叶,深藏土内,极难发现。得此物含之于口,即可避桃花瘴毒.

16:乌风草

天下百毒的克星。生长于贵州云雾山,是一种稀见的野生植物,江湖上人为了配制解毒药物,不惜长年累月,入山寻求,也难得碰上一株。九花娘配制的这种解药呈灰黑粉末状,一蓬粉末撒出,空气中立时被一股辛辣刺鼻的气息笼罩,任何毒物也难以施放.

17:百年茉莉根

毒药。盛产于闽南桃花溪。桃花溪在武夷山九疑谷,遍地桃花,溪畔野生茉莉。溪水蕴藏桃花瘴,毒性甚烈,茉莉根受溪水滋养,也含有毒质。收藏百年,瘴气除尽,研成粉末,无色无味,人食之,至死无中毒迹象。即使吸毒至宝“玉蟾蜍”也验不出毒性。宋开国之初,太宗曾用此毒草暗害后蜀降将孟昶,其后开始秘密流传于世.

18:苏坊花

产于天竺(即今印度),黄色有刺,其叶则是羽状复叶。将其花茎去皮煎熬,就会得到赤红如血的液体,称为苏木水。当地人用之做染料,并不嫌其味腥臭。

19:金沙兰

毒草。小说中《毒本草》载:“此草产鬼方山中,得山川瘴气而生,花含剧毒,名兰花瘴,中者烦恶、头痛,渐至昏迷,毒发无药可救。急取其根捣汁,抹鼻孔,得嚏可解。”《毒本草》为百草门药书,后流失于外,秦岭横云山庄麻日休之女麻天凤于闹市书肆中购得,不复为百草门所有。

20:毒花物

夷山毒药。毒花形如莲萼,比普通莲花略小,颜色早上为青紫色,晚上为黄白色,如果趁花蕾未开前取下,研成粉未,可以制成一种特别的香粉,即毒花雾。它有迷魂的盗用,常人嗅入一点,立即头脑昏眩,身软如泥,非要经过十二个时辰,才能醒转.

21:剑芝

秉承宝剑灵气而生的一种灵芝,有它地方,地下必然理有非常名贵的宝剑。此植物结有果实,成熟后为朱红色,为无上珍品.

22:长生果

产于须弥山万丈深沟之底的一种毒果。食之虽有返老还童之效,但不到一个月便会毒发身死。如不想死,就得继续吃,然而不出两三年也必死。

23:地脉紫芝

产于大雪山“地突灵泉”中的异果。类似水仙,三茎六叶,色呈深碧。在三茎环拱的正中央,一枝独秀,伸出一条尺许长的如玉碧茎,上面顶着一个色作深紫、隐泛光芒、清香沁人肺腑、大如龙眼的紫色异果。这种异果,三十年一熟,常人服之,可以祛病延年,练武之人服用,更是功力精进,驻颜益寿,紫芝果成熟之际,即使嗅得它那一丝氤氲之气,也得益非浅.

24:莴胄

据说是灵芝的一种。当一个处女死后,以棺木埋葬在有灵气的坟地内,如尸体经千年而不腐,则其棺木对人口处即生莴胄,传言是尸体口中喷出灵气而成。得之者用来炼丹,可除无数奇毒,尤为克制长生果的独门解药.

上古神话植物器物表

植物名

九穗禾

时代:炎帝时

炎帝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

《拾遗记》卷一

三桑

时代:上古

洹山,其上多金玉,三桑生之,其树皆无枝。

《山海经·北次二经》

三桑无枝,在欧丝东,其木长百仞,无枝。

《山海经·海外北经》

竹(帝俊竹林)南有赤泽水,名为封渊。有三桑无枝。

《山海经·大荒北经》

三珠树

时代:上古

三珠树在厌火北,生赤水上,其为树如柏,叶皆为珠。一曰其为树若彗。

《山海经·海外南经》

大茗

时代:上古

丹丘出大茗,服之生羽翼。

又:余姚人虞洪,入山采茗,遇一道士,牵三青牛,引洪至瀑布山,曰:“吾丹丘子也。闻子善具饮,常思见惠。山中有大茗,可以相给,祈子他日有瓯蚁之余,不相遗也。”因立奠祀。后令家人入山,获大茗焉。

《古小说钩沈》辑《王浮神异记》

大椿

时代:上古

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年为春,八千年为秋。

《庄子·逍遥游》

大桃树:

时代:上古

桃都山有大桃树,盘屈三千里。

《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河图括地图》

女树

时代:

海中有银山,生树,名女树。天明时皆生婴儿,日出能行,至食时皆成少年,日中壮盛,日昃衰老,日没死。日出复然。

《旧小说·戊集二·笔塵》“海中银山”条

车马芝

时代:

车马芝生于名山之中,此尧时七车马化为之。能得食之,乘云而行,上有云气覆之。

《太平御览》卷九八六引《仙人采芝图》

名山生神芝、不死之草。上芝为车马(形),中芝为人(形),下芝为六畜(形)。

晋张华《博物志·物产》

木禾

时代:上古

昆仑之虚,……上有木禾,上五寻,大五围。(郭璞注:木禾,谷类也,生黑水之阿,可食。)

《山海经·海内西经》

黑水之阿,爰有野麦,爰有荅菫(原注:祇谨二音),西膜之所谓木禾。

《穆天子传》卷四

不死草

时代:上古

南方有不死之草。

《淮南子·墬形训》

禹诛防风氏。……防风神见禹,怒射之。……神惧,以刃自贯其心而死。禹哀之,瘞以不死草,皆生,是名穿胸国。

《艺文类聚》卷九六引《括地图》

祖州,……上有不死之草,……人已死三日者,以草覆之,皆当时活也。服之令人长生。

《十洲记》

不死树

时代:上古

昆仑开明北有“不死树”。

又:“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以距之。”

《山海经·海内西经》

甘木即不死树,食之不老。

《山海经·大荒南经》

有员丘山,上有不死树,食之乃寿;亦有赤泉,饮之不老。

《山海经·海外南经》

不尽木

时代:上古

南荒个有火山,其中生不尽之木,昼夜火燃,得暴风不猛,暴雨不灭。

《神异经·南荒经》

南方有炎火山,四月生火,十二月火灭。火灭之后,草木皆生枝条。至火生,草木叶落,如中国寒时也。取此木以为薪,燃之不烬。

《述异记》卷上

不沉木

时代:

即彊木

《》

王母桃:81

时代:

即蟠桃

《》

无患

时代:

栌木,一名无患者。昔有神巫,……能符劾百鬼,得鬼则以此为棒杀之。世人相传,以此木为众鬼所畏,竞取为器用,以却厌邪鬼,故号无患也。

晋崔豹《古今注》卷下

五木

时代:上古

燧人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

《尸子》(清孙星衍辑)卷上

五谷树

时代:明

金陵有丞相府,明胡惟庸所居。园有五谷树,一树而兼五种,为五谷丰歉之征。如其年麦熟则发麦叶,黍熟则发黍叶;五谷皆然。

清褚人穫《坚瓠续集》卷四“五谷树”条引《异识资谐》

反魂树

时代:上古

聚窟洲,在西海中。……洲上有大山,形似人鸟之象,因名之为人鸟山。山多大树,与枫木相类,而花叶香闻数百里,名为反魂树。扣其树亦能自作声,声如群牛吼,闻之者皆心震神骇。伐其木根心于玉釜中煮取汁,煎如黑饧状,令可丸之,名曰惊精香。……死者在地,闻香气乃却活,不复亡也。

《十洲记》

月桂

时代:汉

月中有桂树

《太平御览》卷九五七引《淮南子》

俗传月中仙人桂树,今视其初生,见仙人之足,渐已成形,桂树后生焉。

《太平御览》卷四引《虞喜安天论》

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

月桂子

时代:

月桂峰,在(杭州)武林山,(僧)遵式《月桂峰诗序》去:“想月中桂子,尝坠此峰,生成大木,其花白,其实丹。”一说云,天圣中天降灵实于此山,将如珠玑,识者曰:“此月中桂子也”

《舆地纪胜》卷二

垂拱四年三月,桂子降于台州临海县界。

唐封演《封氏见闻记》卷七

月中骞树

时代:

《云芨七籤》:月中树名骞树,一名药王。凡有八树,得食其叶者为玉仙。玉仙之身,洞彻如水精琉璃焉。

《潜确类书》卷一“月中骞树”条

丹木

时代:上古

圶山,其上多丹木,员叶而赤茎,黄华而赤实,其味如饴,食之不饥。丹水出焉。

《山海经·西次三经》

丹木

时代:上古

崦嵫之山,其上多丹木,其叶如谷,其实大如瓜,赤符而黑理,食之已瘅,可以御火。

《山海经·西次四经》

风声木

时代:汉太初

太初三年,东方朔从西那国还,得风声木士枚,实如细珠,风吹枝如玉声,有武事则如金革之响,有文事则如琴瑟之响。上以枝赐大臣,人有病则枝汗,将死则枝折。里语曰:“年未半,枝不汗。”此木五千岁一湿,万岁一枯,缙云之世生于阿阁间也。

《渊鉴类函·木部六》引《洞冥记》

长春树

时代:春秋

燕昭王种长春树,叶如莲花,树身似桂树,花随四时之色,春生碧花,春尽则落;夏生红花,夏末则凋;秋生白花,秋残则萎;冬生紫花,遇雪则谢。故号长春树。

《述异记》卷下

文玉树

时代:上古

昆仑开明北“有文玉树。”郭璞注:“五彩玉树。”

《山海经·海内西经》

邓林

时代:上古

夸父……弃其杖,化为邓林。

《山海经·海外北经》

甘木:154

时代:上古

不死树,食之不老。

《山海经》42

甘华:154

时代:上古

神草名,作用不明。

《山海经》42

甘柤:154

时代:上古

食之即为地仙

《述异记》319

甘樝:155

时代:

即甘柤

《》

玉树:161

时代:上古

作用不详

《淮南子》518

玉桃:161

时代:上古

服之长生不死

《太平御览》89

玉红草:163

时代:上古

食其实可醉卧300岁而后寤。

《尸子》48

龙刍:166

时代:春秋穆天子

草名,马食之,一日千里。

《述异记》319

龙须:168

时代:上古

草名,其茎可以为席。

《山海经》42

龙(修去彡换月):168

时代:

草名,即龙须

《》

龙公竹:169

时代:唐

巨竹也,无它

《北户录》

龙耳李:170

时代:宋

天罚罪龙,割其耳所化。

《云仙杂记》

龙肝瓜:170

时代:上古

食之千岁不渴。

《洞冥记》423

四味木:179

时代:

即仙树

《》

仙树:184

时代:唐

食之可饱,不同的刀的剖之味即不同。

《酉阳杂俎》258

仙桃:184

时代:汉武帝时

3000年一生。

《汉武帝内传》195

白鹤老松:193

时代:宋

古木精也。

《说郛》420

氾林:194

时代:上古

大片林地,方三百里

《山海经》42

圣木曼兑:201

时代:上古

食之令人圣智

《山海经》42

吉云草:213

时代:汉武帝时

草名,马食不饥。

《洞冥记》423

地日草:215

时代:尧时

神草名,三足日乌所食。

《洞冥记》423

肉芝:220

时代:

山中仙芝为小人车马型,食之成仙。

《抱扑子》320

朱木:235

时代:上古

木名,赤枝,青华,玄实。

《山海经》42

交让树:237

时代:

山间半荣半枯之树也。

《述异记》319

刘儘草:520

时代:

即鹿活草

《》

刘寄奴草:247

时代:宋

药草名,专治金疮。

《本草纲目》

寻木:249

时代:上古

神木,长千里

《山海经》42

寻竹:249

时代:上古

即长竹也。

《山海经》42

如何:250

时代:

神木名,食之者地仙,刀枪不入,水火不伤。

《神异经》433

玗琪树:256

时代:上古

作用不详

《山海经》42

声风木:257

时代:

即风声木

《》

苍梧:261

时代:舜

舜九疑山之墓

《山海经》42

寿木:161

时代:

食其实者不死

《吕氏春秋》224

杜宇项:271

时代:春秋

壶楼别名,越王头所化

《酉阳杂俎》258

护门草:271

时代:

置门前,人过,草必叱之。

《格致镜原》446

扶木:272

时代:

即扶桑。

《》

扶桑:272

时代:上古

扶桑者,大木也,日之所居。

《山海经》42

返魂树:286

时代:

死者闻其香气乃活。

《十洲记》5

怀梦草:296

时代:汉武帝时

怀其叶,可知梦之吉凶。

《洞冥记》423

沙棠:299

时代:上古

木名,可以御水,食之使人不溺。

《山海经》42

灵芝:307

时代:上古

食之延年益寿

《西游记》219

灵寿:307

时代:上古

木名,作用不详

《山海经》42

枫木:321

时代:上古

蚩尤所弃其桎梏,化为枫木。

《山海经》42

柜格松:321

时代:上古

日月所出入之所。

《山海经》42

若木:325

时代:

即扶桑

《》

范林:327

时代:

即氾林

《》

明茎草:341

时代:

即洞冥草

《》

采华草:342

时代:

药名,服之通万里。

《汉唐地理书钞》195

采华树:343

时代:

即采华草

《》

服常树:343

时代:上古

树名,其上有三头人,作用不明

《山海经》42

空桑:358

时代:帝颛顼时

空心之桑树也

《吕氏春秋》224

建木:368

时代:上古

神木名,花实皆为神药

《山海经》42

屈轶:371

时代:黄帝时

草名,可入朝以指奸佞。

《玉函山房辑佚书》164

屈佚草:371

时代:

即屈轶

《》

始皇蒲:373

时代:秦

始皇曾用与系马

《说郛》420

胡芦枣:381

时代:古代

此枣比普通枣贵三倍

《夷坚三志》208

挂甲柏:383

时代:黄帝

传说是为黄帝挂甲之处

《古今图书集成》151

指佞草:383

时代:

即屈轶

《》

指星木:384

时代:汉武帝

星出之夜,以木指星,星则寻没也

《洞冥记》423

荒夫草:384

时代:

即(蓞去臼换缶)草

《》

荀草:384

时代:上古

草名,服之美人色

《山海经》42

柤稼(左木右匚内若):389

时代:上古

神木名,食其实,寿12000岁

《神异经》433

相思木:391

时代:战国时

传战国时夫妻相思而死化为此木

《述异记》319

相思草:391

时代:

即断肠草

《》

相思树:391

时代:春秋

夫妇二人死后相思所化。

《搜神记》529

迷(毂去车换禾):414

时代:上古

木名,佩之使人不迷

《山海经》42

活人草:421

时代:

即不死草

《》

洞冥草:423

时代:黄帝时

仙草名,可照见鬼物之形

《洞冥记》423

帝休:424

时代:上古

木名,食之可忘忧

《山海经》42

帝屋:425

时代:上古

木名,佩之可以御凶

《山海经》42

帝女桑:426

时代:上古

赤帝女成仙之桑树

《山海经》42

帝俊竹林:426

时代:上古

生竹,大可为舟

《山海经》42

神护:430

时代:

异草名,置之门,每夜叱人

《初学记》296

珠树:445

时代:上古

树名,生长珠玉之树。

《山海经》42

桐柏:446

时代:

山名,意未详

《书·禹贡》

桂林八树:446

时代:上古

八树而成林,言其大也。

《山海经》42

桃林:446

时代:上古

地名,生桃树,广三百里

《山海经》42

积石山桃:457

时代:上古

神桃,食之使人不老

《古小说钩沈》151

栾:465

时代:上古

神木名,言树花实皆为神药

《山海经》42

娑罗树:468

时代:

即月桂月桂

《》

冥灵:470

时代:战国

木名,以千岁为一年

《庄子》239

涕竹:475

时代:帝俊时

食之可以止疮疠。

《神异经》433

酒树:475

时代:

取其叶,数日可为美酒

《太平广记》89

(旋去方换王)树:491

时代:

盖不死神树之属。

《淮南子》518

琅鳎?92

时代:上古

神木名,其子似珠,有三头人守之。

《山海经》42

萐莆:492

时代:尧

草名,瑞草也,主于饮食清凉,驱杀虫蝇。

《太平御览》89

萐脯:492

时代:

即萐莆

《》

黄节:495

时代:春秋

木名,天旱祷雨多应

《枣林杂俎》

黄精:497

时代:古代

草药名,食之可成仙

《舆地纪胜》579

黄中李:497

时代:上古

李名,生于西王母处,实之益寿

《云仙杂记》

蛇衔:505

时代:

草名,治疮皆验。

《异苑》249

断肠草:517

时代:

草名,巨毒之物

《述异记》319

鹿畈荩?20

时代:宋

草名,可治疗伤折

《酉阳杂俎》258

隐身草:524

时代:

即翳形草

《》

雄常:527

时代:上古

木名,此木皮可制衣

《山海经》42

斑竹:527

时代:舜

舜之二妃,娥皇女英泪滴竹而生

《群芳谱》

琼枝:528

时代:上古

神木名,凤鸟以此为食

《说文》

植楮:530

时代:上古

草名,食之不厌梦

《山海经》42

越王头:532

时代:春秋

即椰实,传越王头颅所化,其浆类酒

《南方草木状》

越王竹:532

时代:春秋

可盛酒

《南方草木状》

越王馀算菜:533

时代:

曾为越王所用占,作用无它

《异苑》249

韩终李:536

时代:春秋

韩终常以食,食之成仙

《洞冥记》423

掌中芥:538

时代:古代

草名,食之可足不沾地,空中孤立。

《洞冥记》423

紫梨:541

时代:春秋时

梨名,食者身轻

《洞冥记》423

湘妃竹:554

时代:

即斑竹

《》

媒竹:556

时代:

竹可成抱,传说为夫妇所化

《两般秋雨(上今中酉下皿)随笔》

蓂荚:557

时代:

瑞草名,王者以是占历。

《绎史》371

榆树:558

时代:上古

树名,一日食一叶,酣卧不欲觉

《古今图书集成》151

(蓞去臼换缶)草:559

时代:黄帝时

草名,食之媚人

《山海经》42

摇钱树:561

时代:宋

树可摇钱

《警世通言》

嘉禾:577

时代:春秋

巨大之禾,大几盈车

《白虎通》

(槄去臼换缶)木:577

时代:上古

大木也。

《山海经》42

榑木:577

时代:

即扶桑

《》

碧桃:577

时代:

即蟠桃

《》

碧螺春:578

时代:清康熙

茶名,名贵香茶

《郎潜纪闻》

聚宝竹:578

时代:古代

宝物名,可聚宝

《夷坚支丁》

瑶草:580

时代:

即(蓞去臼换缶)草

《》

(磐去石换木)木:585

时代:

即蟠木

《山海经》42

雒棠:586

时代:

木名,作用未明

《淮南子》518

影木:595

时代:古代

木名,食之骨轻

《古今图书集成》151

摩顶松:603

时代:唐

此枝东向,佛门盛传

《独异志》404

豫章:606

时代:上古

神木名,斫之可复生。

《神异经》433

彊木

时代:

东海沧浪之洲,生彊木焉,洲人多用作舟楫。其木方一寸,可载百许斤。纵石镇上,不能没。

《神异经·东荒经》

时代:

强木,不沈木也,以之造船,木方一寸,以百斤巨石缒之,终不没。

《渊鉴类函·木部六》引《汇苑详注》

翳形草:617

时代:古代

草名,食之可以隐形

《淮南方》

(上艹下宾繁体)草:617

时代:上古

草名,食之已劳

《山海经》42

蹑空草:618

时代:

即掌中芥

《》

赡披国异果:618

时代:古代

果名,食之身体暴长

《酉阳杂俎》258

蟠木:621

时代:上古

大桃树,盘三千里

《十洲记》5

蟠桃

时代:

西王母居龙月城,城中产黄中李。花开则三影,结实则九影,花实上皆有“黄中”二字。王母惜之过于蟠桃。

宋王銍《云仙杂记》卷八

时代:汉·光武

即入蟠桃园内查勘,……前面一千二百株,花微果小,三千年一熟,人吃了成仙了道,体健身轻。中间一千二百株,层花甘实,六千年一熟,人吃了霞举飞升,长生不老。后面一千二百株,紫纹缃核,九千年一熟,人吃了与天地齐寿,日月同庚。

明吴承恩《西游记》

櫰木:627

时代:上古

木名,其实食之多力

《山海经》42

器物名:

十二时炉:5

时代:上古

香炉名,焚香可报时

最新小说: 催昭嫁 三国美色 说了多少次,别管我叫大哥! 公主万福 穿成首辅大人的童养媳 真名媛穿成假千金 我的女友是诡异 快穿之女主终结者 诸天武侠:从全真开始 霓裳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