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影将房门轻轻带上。
“她怎么样?”
“刚睡着。”重影拖着疲惫身躯离开客房。
一路上我们之间没有一句话,直至走到酒窖门口他才恍然回头对我说:“要喝酒吗?只有去年酿的。”
重影的一句话勾起我心中尘封已久的一件事,那晚,在皇宫后花园的亭子里,胤清对我说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话,其中有的令我感到不安。
“这是那的最后一坛酒了。”
“一个威胁到天下太平的家族被铲除了。”
当时思绪万千凌乱成麻,只想从胤清口中得到事情的真相,却因为各种意外我忘记了,也是胤清给我的从未有过的幸福感觉使我不再纠结于那事,现下突然忆起便不能轻易再放下,那种想知道真相却害怕触碰的感觉狠狠的折磨我,像在悬崖边上挣扎,无从解脱,而重影对自家往事的第一次坦白把我向深渊又推进了一步。
先皇登基时,百废待兴,又逢皇妃产下皇子,为显皇室力量权威,下令大赦天下,并广招贤士以壮大朝廷。重家当时的当家是重影的爷爷,虽已是花甲之年却雄心未已,毅然揭下皇榜进宫面圣。
先皇半世倥偬,重家戎马相随,为其拼下大半江山,立下汗马功劳,至此,重家三代人得以齐立朝堂与众大臣共商国是,身为武将,此等荣耀地位实属难得。
重影的爷爷在朝廷叱咤风云多年后,意识到自己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便请求先皇让他归隐,在名声大震之时销声匿迹于朝廷,或许能够流芳百世,世人是这么想的,大家也很愿意相信这样的解释,然追其真正的缘由,却是老当家嗅到了濒临死亡的气息。
在一年的中秋节之际,重家整个族系的大大小小欢聚在重家老宅里,拜月祭祖,共享团圆盛宴,孩子们吃着玩月羹,闹得欢腾,完全没有意识到家里凝重的氛围。每个人脸上都堆上笑脸,粉饰家宴上的太平。
临近破晓时分,老当家命家奴把几个孩子都带回房歇息,也遣走了几房妾室,只留下两个儿子和一个小孙子,身旁还有一位身怀六甲的儿媳,她是二儿子的妻子。大儿子便是那位大伯爷,他的儿子重烨年纪虽轻,已是百战沙场,这重家三代人在战场上,可令敌人闻风丧胆。
在黎明破晓之前,最黑暗的时候,老当家下了最后一个命令,将所有子孙从族谱上除名,大家闻此均是大吃一惊,这不是将他们扫地出门,老爷子是想遣散重家!
大伯爷跪在地上恳求,“爹!这使不得啊!不能让重家百年家业毁于一旦!”
老爷子一甩手,“重家百年下来均是一脉单传,香火不旺,幸得老天眷顾,到我辈已然有葳蕤之光,无论如何要保住。我心意已决,不必再劝!”
“可是,爹,现在我们三代高官厚禄,做的是保家卫国,光宗耀祖,实在不必为此担忧啊!”二儿子也跪下来哀求道。
孙子重烨觉察到事情发生得微妙,便也自信和声:“爷爷,以重家的风骨,倘若往后有人犯事,定会一人做事一人当,绝不会拖累家人,正如爹所说,实在不必为此担忧!”
“伴君如伴虎,”老爷子叹息,“总之留得青山在。”
留得青山在,成了老爷子最后说的话,节后五日老爷子闭门不见人,下人发现的时候早已没了喘息。
重家老宅里为佳节张灯结彩的喜庆未消,便挂起了丧幡。
为了却老爷子最后的夙愿,大家同意分家,并全部改姓,重家至此名存实亡。但重家分家的一切事由对外严格保密,包括朝廷,更包括他们忠于的皇上。
皇上念及重老爷子在晚年时依然为国奔波,使整个家族都效忠于他,终以国礼葬之。三年守丧期满,皇上亲临重家老宅,将重家两兄弟和被外人称为将门虎子的重烨重新召回朝廷加以重用。当时重影已经三岁。
几年都过去了,日子风平浪静,并没有发生当年重老爷子担心的事情,重家父子以为事情不过是他老人家想得复杂罢了,但是重家已散,除了两兄弟及其儿子,其他人都已改名换姓过上安逸平凡生活,没有家族光辉的照耀,没有家族使命的重担。
谁会料想到,十二年后风云变幻,一道诛九族的圣旨下到重家,瞬时惊动天下。
当年重老爷子是费尽心血布下的局,任谁都查不出除了陪他上过战场杀敌的儿孙外还有其他的重家人,幸得受过重家恩惠的人冒死相告,才使得两个儿子和两个孙子死里逃生。
皇上据回来的人报,重家一夜大火被烧个精光,人全死了。他不知道的是,宅子里数十具尸首不过是还未来得及逃亡的家奴。
我想知道那十二年中究竟发生了什么,竟会使得先皇痛下杀手,是怎样的欺君之罪招致灭九族的惩罚?
只见重影淡然一笑,“不过一场风月,一场家国。”
重影三岁那年,刚好是重家两兄弟重新步入仕途,而曾经的将门虎子重烨却因爷爷的离世一蹶不振,成日在醉花楼里寻花问柳,借酒浇愁,更是迷上了楼里一个不起眼的烟花女子兰裳,就是我见到的那位在棺木前隐忍落泪的红衣女子,多年之后风韵犹存。
醉花楼里夜夜笙歌,一个愿讲,一个愿听,两个身世苦命的人总是在醉酒中相依到天明,仿佛余下的生命里只剩下彼此。后来重烨发现自己是真的爱上了兰裳,爱上一个人,便不想让她再受任何伤害,他要变得强大,他要变回以前的那个人,那个有能力娶她、保护她的人,于是,重烨回到家中恳求父亲向皇上说情,让自己重新回到军队。
军中生活虽苦,好在盛世太平,重烨又回到以前自己熟悉的生活,不觉重拾了自信。而兰裳对重烨,一跟便是十年,纵然与重烨相识的时候年龄尚小,可是一个女子怎经得起十年蹉跎岁月,容颜可靠脂粉堆砌,那心呢?如尘埃飘忽不定的心何时才能落定?
十年,荏苒岁月,兰裳终于等到重烨的一句承诺,“嫁给我,我来负责你此生此世。”这该是有情人终成眷属最好的结局,哪知天公不作美,皇上棒打鸳鸯。
圣旨下来,要求重烨即刻与芳华公主成婚。天子女婿,重烨自嘲,他何德何能有资格辜负这两名女子?一个是随了自己十年的红颜,一个是刚长成娉婷袅袅的公主,这一娶,便背负了三个人的一辈子,谁都不会幸福。
圣旨不可抗,唯有从之,重家不能因为自己而遭受灭顶之灾。只是成婚的两人一纸协约发誓互不相爱,互不相恨。可是宫中佞臣看不得东山再起的重家,便设计了他们俩,认为公主事后定会大发雷霆,到时候便可以光明正大参重家一本。
兰裳本不计较什么名分,自知本出身低微,能在重烨身边陪伴已是前世修来的福,但重烨愧疚难耐,耗尽了她十年,不想连她的一辈子都消磨掉,便想尽各种方法逼她离开。
芳华公主知道自己有了身孕并没有恼怒,没有责怪重烨的越界,也因为孩子的出现,驸马府有了难得的笑声。
盛世太平坚持不过数年,边疆瞬时狼烟四起。当了驸马的重烨早已不能轻易去军营,皇上美名曰为了芳华公主委屈驸马了,实则软禁重烨,他就好比重家在皇上手中的软肋,控制着他,重家军便不敢造反。
重家两兄弟被派遣出兵抵御北方南下的骑兵,可连续数日前方传来的都是败退的消息,却始终不见朝廷出兵增援,敌人来势汹汹,我军兵败如山倒。
重烨多次请缨都被皇上回绝,似是有意不增援重家军。
重烨义愤填膺,披上战甲,拿上虎符便要往军营去,这时芳华公主跪倒在他身前,死死拽着他不放,“你不能去,去了孩子就没命了!”
重烨瞪大双眼,“他竟然拿孩子来威胁我?亏我重家世代效忠。”愤然呸了一句,无奈道:“这孩子本就不该来到这世上,为了家国,他也不枉来此一遭。”说完便侧身大步走开。
芳华公主冲到重烨面前跪下,几近摔倒,“重影也在他手里!”
重烨听见最后一句身体定住了,他的亲人浴血在沙场上,他的弟弟,他的孩子在皇权的威胁下,他的家国正在被铁骑践踏!他还有什么是放不下的,放不下的都被至于刀俎之下,还有什么好犹豫的,不上战场,枉为重家男儿!
重烨问芳华公主,你是否相信我?她答,我相信。于是他们决定一起把重影救出然后用虎符调动大军增援重家军。
出门遇上兰裳,她憔悴得不成人样,眼角低垂,面无血色。芳华公主知道兰裳是重烨最重要的人,她出事会给他带来难以磨灭的伤痛,更不能让她成为牵制重烨的软肋,于是芳华公主当着重烨的面,狠狠的羞辱了兰裳一番,让她伤心欲绝的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