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讲的是项羽,现代人(相对于项羽来说,杜牧当时当然也应该是
“现代人”)总是想替古代人着想:如果当时项羽能不
“无颜见江东父老”,愧恨而自尽于乌江边,只让自己的马儿随来救他的船只到对岸,那么以他的英雄气慨,他的威名,他的太难得的失败及成功的经验,以及仍支持他的江东父老们,他卷土重来的概率是非常大的(至少有百分之七十吧)。
但是,他那时想的是什么呢?八千江东子弟随他渡江,而现在无一随他而还,相信四面楚歌、霸王别姬、十面埋伏这几个从古著名至今的词已经概括了他那时的惨状,四面楚歌中连平时最亲信的手下也离开甚至背叛了他,连自己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虞姬也为不让她为他所累而在他面前自尽,然后是他生命中最后仅存的那些属于身体的部分:体力在被他所弃的韩信布下的十面埋伏中彻底消耗殆尽,想想看,他那时一个人杀到江边,还有生命在吗?
所以,不能把项羽当一个象棋的棋子一样,嗯,这样走的话就可
“卷土重来”,而那样走的话就是
“气量太小”,当然,如果把项羽换成曹操,同样满身满心狼狈的他一定会突然仰天哈哈大笑几声,然后万分庆幸地叹道也是谢道:“天无绝人之路也!”嘿,说起来好象挺好笑的,是不是?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的这两句特别是第一句挺
“象”李白的,如果后一句改成
“山开前后合”便真有些是李白了。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里的后一句
“山青花欲燃”真是好,所谓
“山花烂漫时”,这两句真是呼兄唤弟一般。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这首诗有一句出名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也是杜甫当年向当时的大官韦济发牢骚的一首
“赠诗”,看了诗后对当时的杜甫情况的一些介绍,觉得杜甫那时真是挺可怜的,可能是太简单了,封建王朝嘛,要当个官,而且是比较风光的官,仅凭那点诗学,不是差了十万八千里,而是差了十万八千公里啊,想想看,杜甫当时可真的是太天真,太简单了,还可以说,太善良了,嘿,在那样皇亲国戚金钱开道关系纵横的朝代,你杜甫在长安十几年,还不是只是让他们嘲笑的份?
不过,后来他当了官后却又辞了不做,也不知是什么原因,难道真象围城一样?
不见得有这么简单吧,许多人嘛,可能总想做成个什么事来证明自己有那份能力,但一旦事
“成”了,才知道那些与自己性情与自己本心实在是格格不入的,放弃起来也随便和轻易得很了,这样做事其实是挺糟糕的,不想的就不要去做,想证明给谁看呢?
而想的,那就一定要去做,而且要做好,因为,是自己喜欢的呢,是自己爱的呢。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这首诗好象和《红楼梦》有些
“渊源”,当然,只有一点点,因为里面不但有
“红楼”及
“梦”字,而且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
“玉”字,曹雪芹给贾、林两人的名中都放一个
“玉”字,除了可能表示什么
“冰清玉洁”外,可能还有其它的含义(当然,并不就一定是这首诗的原因,但曹喜欢诗且擅诗却是千真万确的),另外,象这首诗中的
“春”字,
“玉珰”引申出的
“钗”字,而且,李商隐的诗中有许多的诗句与《红楼梦》(或说与曹雪芹)意境相似,我尽量举出一些来:“庄生晓梦迷蝴蝶”,
“沦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玉朗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一树碧无情”,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
“见说**时,来当婀娜时”,
“刻意伤春复伤别”,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嵇氏幼男犹可悯,左家娇女岂能忘”,《落花》全首,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日射》全首,
“匝路亭亭艳,非时yiyi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因为那字打不出,所以只好用拼音代),
“莫损愁眉与细腰,人世死前惟有别”,
“一夜芙蓉红泪多”,
“贾生年少虚垂涕”,
“薛王沉醉寿王醒”,
“离情终日思风波,湘江竹上痕无限”,《流莺》全首,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初随林霭动”,
“风波不信菱枝弱”,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骄儿诗》全首。